四川大学“五个坚持”助力西藏建设发展-澳门凯发
——“教育系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之十一
教育部简报〔2020〕第49期
四川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按照“西藏所需、川大所能”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区位、人才、学科、科研、医疗等特色和优势,助力西藏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坚持前瞻性主动谋划对接,积极推进深度援藏。认真落实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医学院任务,校党委书记带队赴藏对接,签署两校《对口支援合作协议书》。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推进新时代学校援藏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六大行动”为抓手,全面加强新时代学校精准支援西藏和西藏大学工作。建立两校校长互访制度,由学校负责同志带队定期赴西藏大学推进对口支援工作。签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西藏大学医学院对口支援合作协议》,实施“一院对一系”的精准援建举措。加强双方人员互访交流,深入对接需求,不断推动援藏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系统性体制机制建设,积极推进制度援藏。强化组织保障,指定一名学校负责同志专门负责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工作,明确相关单位负责人,加强协同联动、形成帮扶合力。建立常态化联系协商机制,学校援藏学院与对口支援学院建立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联系协商机制,制定援建中长期方案,确定建设目标,落实年度计划,明确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完善援藏人才激励政策,在干部选任、评先评优、职称职级晋升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援藏教师和干部职工。落实援藏干部人才待遇,体现学校特殊关怀关爱。修订《援派挂职干部人才工作生活保障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在保留原有工资福利待遇的基础上,为援藏人员提供每月5500元的生活补贴和1万元的一次性补贴,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等,切实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坚持高水平人才队伍培养,积极推进智力援藏。选好援藏干部,确定“领头羊”,先后派出9名干部支援西藏发展建设。选派优秀教师,确定“带头雁”,13名教师赴西藏大学开展援助工作,助力西藏大学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因材施教,突出能力培养,确定“先驱者”,精准做好“西藏少数民族特培”“西部之光国内访问学者”等人才培养,接收5名西藏干部来校挂职锻炼,为西藏培养各类人才123人。聚焦人才培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扩大“排头兵”,为西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成立民族学生事务办公室,加强对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的关心关爱。加强就业政策宣传,积极引导毕业生到西藏就业,近三年来,126名非西藏籍毕业生到西藏就业创业。适应西藏紧缺人才需求,突出理、工、农、医等应用型专业,调整招生专业结构。近三年来,共招收西藏籍学生345人,其中本科生140人。
坚持发挥医学类专业优势,积极推进健康援藏。加强西藏医务人员培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开展临床实用技术培训,分级分层覆盖西藏各基层医疗机构。“十三五”期间,学校华西医院等附属医院累计培训西藏基层医务人员8381人次,接收委托培训住院医师283人次;接收西藏大学医学院本科实习生62人、进修培训学员246人。利用云智能,建立完善远程援藏诊疗平台,精准帮扶边远贫困地区,全年提供24小时、实时互动、多途径的远程会诊咨询服务,并建立远程会诊转诊绿色通道。帮助对口援建医院提档升级,华西口腔医院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13年共建口腔诊疗中心,2014年升级为“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西藏分院”,选派管理和技术骨干,加强技术指导,开展管理能力培训,推动医院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华西医院选派优秀干部,实施科室“结对”,开展团队专项培训,组建专科联盟,探索构建了从诊疗技术到医院管理的全序列支援模式,帮助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坚持战略性科研项目合作,积极推进科学援藏。加强学科建设,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计算机学院与西藏大学相应学院建立了系统援建工作格局;生命科学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等分别对口合建了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推动西藏大学相关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2016年,帮助西藏大学申报口腔医学专业,并筹建成立口腔医学系,实现了西藏口腔医学人才培养零的突破。依托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高原健康联合研究所”等平台资源,推进与西藏大学、西藏成办医院等合作共建“中国高原医学研究中心”。突出科研优势,加强科学研究,承担了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重大科研任务、川藏铁路雅林段等7座隧道变形破坏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拉萨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研究等工作,与西藏等省区文物考古部门联合开展藏区历史文化遗存考古调查,为西藏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加强项目联合申报,学校与西藏有关方面联合申报获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6项,开展科技合作项目11项,牵头开展“青藏高原慢性病地方病队列研究”等多个课题及学科项目的研究与建设。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承担西藏地区单位委托的医学、能源、水利、环境、电子等领域横向项目30余项,其中,与有关企业合作开发了包括“二十五味马宝丸”等在内的80种民族药物,有力支持了西藏地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