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构建“一基地三联动五融入”红岩精神育人体系,创新涵育时代新人-澳门凯发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殷殷嘱托,深挖重庆本土丰富的红色资源,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以“传承红岩精神,担当复兴重任”为主题,以红岩文化室为载体,以校内、校馆、校地“三联动”为保障,构建起将红岩精神融入课堂教学、融入日常管理、融入校园文化、融入社会实践、融入学术研究的“五融入”红岩精神育人体系,着力构筑以红色基因传承为主线的思想精神高地,使青年学生全过程全方位浸润其中,使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形成了具有工商职院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一、主要做法
(一)建成红岩文化教育基地,用好红色资源“活教材”。为把红岩精神引入校园,转化成培根铸魂的“活教材”,将红色基因厚植青年之心,2018年7月,我校与重庆红岩联线管理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红岩联线”)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建设红岩文化室。2020年12月,红岩文化室建成,成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
(二)搭建三维联动机制,实现红色文化校本化
1. 全校联动,将红岩文化与学校育人文化相结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将红岩精神贯穿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为主线,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各单位(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联动体系。学校出台《“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方案》,明确将实施红岩文化传承推广行动作为综合改革16项行动任务之一。①党委宣传部负责红岩文化室的建设、运营,牵头实施红岩文化传承推动行动;②党委组织部、学工部、团委负责将红岩精神纳入党员干部教育、新生入学第一课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重要内容,纳入党、团支部等基层组织建设;③教务处负责将红岩精神传承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红岩精神的资源库建设、理论研究阐释,让红岩精神充分融入思政课,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各二级学院充分挖掘红岩精神内涵、元素,结合专业特色,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实践和文化作品创作;④其他单位(部门)充分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将“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红岩精神落实到各自工作岗位上。
2. 校馆联动,将红岩文化基地与学校思政教育实践基地相结合。与红岩联线开展校馆合作,充分联动。双方共同建设传统陈列展示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红岩文化室,以打造成为渝西片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教育实践窗口为目标,实施六项联合共建项目:①共同开设以红岩精神为基础的公选课程,打造系列微课,建设系列“课程思政”精品课程;②共同参与教师技能竞赛;③共同出版教材;④红岩联线为学校讲解词和讲解人员培训,指导红岩文化室日常运行、管理和活动开展;⑤红岩联线选派骨干力量作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聘教师,参与集体备课,指导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⑥学校常态化组织教师到红岩联线相关单位挂职锻炼,组织学生到红岩景点开展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
3. 校地联动,将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地方政府形成良性互动,致力于将红岩文化室打造成为渝西片区爱国主义和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教育实践窗口。红岩文化室自建成以来,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已接待校内外各类团队参观170余场,接待人数超万人,成为市民开展“四史”教育的重要“打卡点”。目前,红岩文化室已被合川区委、区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三)实施“五融入”策略,筑牢红色教育“主阵地”
1. 将红岩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增强红色文化引领力。运用课堂教学主渠道,通过挖掘红岩精神,打破红色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孤岛效应”,以通识课、专业课、技能课形式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立体式、特色化的红岩精神课程体系。一是融入新生“开学第一课”。自2019年起,学校7个二级学院将红岩精神作为“开学第一课”的必修内容。二是广泛融入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发了思政课程《党史上的重庆故事》,并将红岩精神资源有机渗透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课,从不同层面展开对红岩精神的解读。三是深入渗透课程思政。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将“讲好红岩故事,传承红岩精神”的基调融入专业建设和课堂实践,培养学生“读懂重庆”,激发家国情怀。传媒与设计学院各专业深挖传媒设计类元素及红岩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着力“活化”红岩精神。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将红岩精神与vr技术相结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建设,将学生置身于红岩各类场景中,与环境进行融合,有效强化教育教学效果。会计与金融学院编撰形成了《红岩春秋》等红色校本读本。各学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职业素质》等公共课中广泛融入红岩事迹,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依托红岩文化室开展形式多样的参观、考察与调研等体验教学,努力使红岩精神入脑入心,实现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理想信念、品德修为、文化自信等的内在融合。
2. 将红岩精神融入日常管理,增强红色文化渗透力。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党团建设结合的原则,将红岩精神植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体系。一是组织“一堂特殊的思政课”、“学习宣传‘四史’,传承红岩精神”红色思政专题展演活动。二是结合文明校园创建,创建红岩班、红岩精神讲解队、红岩志愿者三支专门队伍,打造“红色校园”品牌,常态化开展听红岩讲座、读红岩书目、观红岩文艺作品、唱红岩歌曲、讲红岩故事、访红岩后代、做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浓郁的红色中得到洗礼。三是推进红岩精神与党团建设有机融合,打造一批先进党组织、培育一批先进团支部,让红岩精神成为新时代青年追求进步、提升品德的不竭精神力量。每年11月,开展“红岩精神宣传月”活动,传承红岩精神成为五四红旗流动团支部评选永恒的主题。
3. 将红岩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增强红色文化感染力。一是将红岩精神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宿舍、实训室、校园等打造红岩景观、文化墙等,营造红岩精神“浸润式”育人环境。二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红岩精神育人有形化、系统化、趣味化。打造“黄桷树下”党史故事会,定期开展红岩故事分享活动。开发了“红岩精神我传承”微信头像生成小程序等,开展了以传承红岩精神为主题的网络文化节,制作了“红岩有声电台”广播节目,制作了《请记住这一面特殊的五星红旗》等微课、《勿忘历史,缅怀先烈》等微视频若干个。红岩精神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进青年大学生的心里。
4. 将红岩精神融入社会实践,增强红色文化影响力。搭建立体多元化红色实践平台,让学生通过“学中做”“做中传”传承红岩精神。一是打造红岩精神教育实践平台。除红岩文化室外,开辟校外红岩精神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通过“三下乡·红色记忆寻访”等实践活动,追溯红岩记忆、访谈红岩后代人物、挖掘红岩故事、体悟红岩文化等体验式学习;建立“红色文化社团”“小马志愿服务队”“小红星志愿服务队”,让学生在实践中弘扬红岩文化。二是搭建红岩故事宣讲平台。组建红岩精神师生宣讲团,通过专题报告、读书分享、进街镇社区实地宣讲等形式,让学生从“倾听者”变为“讲述者”,唱响 “青年之声”,在讲好红色故事的过程中增长历史知识、增进情感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成为新时代红岩精神的传播者。
5. 将红岩精神融入学术研究,增强红色支撑力。鼓励师生开展红岩精神传扬相关研究,将系列研究成果转化为可利用的优质教育资源,直接运用于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成为学校开展红岩精神育人的智力支撑。通过校级“思政专项”项目,源源不断地为红岩精神育人提供养料,不断反哺红岩精神育人实践。现已立项“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短视频传播下红岩文化育人实践研究”等多个课题项目。
二、主要成效
(一) 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一是学校与红岩联线共建教学团队实施的课程思政项目《主题展览讲解设计与实施》,获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获评为2021年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和教学名师、教学团队,被中国教育电视台作为30个优秀示范课程之一进行深度报道,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展示和推广。二是学校成功创建为“重庆市文明校园”。三是创建了1 个市级样板党支部,1个党总支获评“全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红岩班获评“重庆市先进班集体”。学校三支队伍入选2022年重庆市“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寻找红岩发声人”活动。红岩精神讲解队讲解员在重庆市职业院校学生党史故事主题演讲高职组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四是《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探索红岩精神教育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度融合》和《穿针引线织密红岩覆盖网 多措并举绣出四史锦绣图》作为典型案例,被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高职高专网宣传报道。五是红岩文化室获批“合川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川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六是产生了一批优质文化作品。以红岩精神为主题的微课《特殊的“礼物”——周恩来与<我的修养要则>》等2件作品入选全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学生创作的6个视频作品入选红岩联线主办的“红岩故事100讲”。课程案例《基于不同观众类型的讲解词编写》获2020年全国旅游职业教育“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示范案例,并在中国旅游新闻网站进行展示推广。
(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一是学校入围《2021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二是涌现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多名优秀毕业生。三是红岩精神讲解员在西洽会等多个重要展会中提供讲解服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赛项、全国会展策划比赛中多次荣获一、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