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作为国粹,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中 为人们战胜疾病 、提高身体素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它既可以指导人们治疗与预防 疾病,同时还可以用于教育 、指导职业院校内部质量 诊断与改进工作,即“诊改”。
“诊断”这一术语,本来属于医学范畴,是指医 生通过检查病人病症,判断病因症结,开出治病处方。职业院校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是新时代推 进职业院校从规模发展向内涵提升的重要手段,是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治理能 力与治理水平的重要基础 。 当前,职业院校内部质 量诊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办学水平评估,而是学校 办学过程中的一项“常规体检”,是“对影响学校健 康运行的各项指标(即诊断点)”的一次“把脉”, 是根据这些反映学校“肌体”健康的指标,进行自我 诊断 、自我分析 、查找问题 、发现问题的一项举措,同 时也是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诊断治疗方案,采取相应 措施,进行医治使之“康复”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 中,学院通过查找发现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 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逐步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职业院 校内外部环境优化 、决策科学 、制度健全 、执行有力 、 保障完备 、运转高效,从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职业院校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 与中医的治病康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从中医角度来看,诊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治病 救人 。职业院校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的最终目的是 通过诊断改进使职业院校这个“肌体”,快速恢复健 康发展,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 因此,从最 终目的来看,职业院校质量诊改与中医诊断两者的 目标是相同的 。所以,在职业院校诊改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中医治疗的理念来指导职业院校诊 改,用“四诊法”来查找职业院校各“器官”是否健康 运行;用“治未病”的理念来构建职业院校质量文化 和内部质量诊改长效机制;用辨证施治的理念对职 业院校内部质量诊改进行精准施策 、靶向治疗;用整 体观和阴阳平衡理论指导职业院校在诊改过程中统 筹兼顾 、综合考虑,持续改进 、逐步提高,最终实现诊 改提高的目的 。
1 用“四诊法”全面查找职业院校存在的“病因”
职业院校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诊”是前提, “断”是基础,“改”是途径,“进”是目的 。“诊”就是 查找“病因”,只有做到“诊”的全面 、准确,才能确保 “断”的科学 、合理 。无论是病人,还是职业院校,都 是这个道理 。 因此,职业院校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 首先要做好“诊”字文章 。 如何诊?诊什么?这其 中既包括方式手段的问题,同时又包括内容体系的 问题 。
从方式来看,如何“诊”是当前职业院校正在探 索的一个热点问题 。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 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指出:职业院校 的诊改方式主要有两种,自主诊改和抽样复核。 抛开抽样复核不谈,如何自主诊改,这是关键,也是 职业院校面临的重点 。 当前职业院校诊改存在内生 动力不足,习惯于自上而下,习惯于根据已有的方 案,依葫芦画瓢,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 。 笔者认 为,要做好职业院校诊改工作,需要借鉴中医理论, 通过望 、闻 、问 、切来全面诊断职业院校存在的“病 因”。“望”诊,要求职业院校决策层要经常深入师 生一线,实地查看教学运行 、学生管理 、后勤服务等 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公众号 、论坛 、贴吧 、人才状态 数据平台等,了解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找本单位与其他院校之间的差距,分析原因,达到 “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灵枢 ·本脏》)的目的 。“闻”诊和“问”诊,将“闻”诊与“问” 诊结合在一起,在闻的同时进行问诊 。在诊改过程 中,管理层要通过教代会 、座谈会 、务虚会 、领导接待
日等形式,与师生进行聊天与访谈,倾听来自师生员 工 、校友 、家长 、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对学院办学情 况的反馈,了解来自一线的心声,把握他们的诉求与 关切,发现学院“肌体病情”虚实寒热之症状 。“切” 诊,切诊就是对学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把 脉,找准存在问题的实质根源 。学生质量是衡量学 院“肌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通常我们可以抓住 学生质量这个关键,查看反映学生质量(就业率 、对 口就业率 、起薪点 、毕业生满意度)的相关指标,通 过这些指标进行诊改溯源,推动教师层面诊改,如教 师数量 、生师比 、教学能力 、个人发展规划等;然后再 进行专业层面诊改,看专业建设规划 、人才培养方 案 、实习实训建设是否落实到位,层层推进,进而推 动学校层面的诊改 。
从内容方面来看,职业院校诊改包括学院 、专 业 、课程 、教师 、学生 5个层面 。学校层面诊改主要 是要做好学院发展顶层设计,要明确办学理念 、办学 定位 、服务面向 、发展思路 、发展模式等学院发展的 宏观问题 。如果学校发展思路不清,指导思想摇摆 不定,必然导致专业建设无思路,实训条件建设无规 划 、教师队伍建设无目标 。 因此,学校诊改首要任务 是要确定治校理念 、办学定位 、发展思路和管理模 式,然后再开展其他 4个层面的诊改 。这几个层面 同样需要我们运用望 、闻 、问 、切“四诊法”,查找专 业设置是否符合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否符合学院的 服务面向,是否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匹配;查找 师资数量是否足够,结构(包括专业 、年龄 、职称 、学 历等方面)是否合理,素质和能力是否符合学院事 业发展要求等;查找实训条件 、教学生活保障设施是 否达到高校设置基本要求,是否与学院事业发展 、与 学生规模相适应;加强与第三方机构 、用人单位联 系,查找学生质量是否符合市场的需要与用人单位 的需求,了解学校管理 、教学 、师资以及课程设置等 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职业院校 存在的问题,为诊改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
2 用“治未病”的理念加强职业院校“健康”防护
职业院校内部质量诊改是一场持久战,久久为 功,不可能“毕其功于 一 役”,既需要我们发现“病 灶”,根治顽疾,更需要提前预防,将有关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 因此,构建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机 制,打造质量文化体系,形成“人人都是质量生成 者 、个个都是质量维护者”的质量氛围,是职业院校 内部质量诊改的 一项重要内容 。 如何强化质量意 识,打造质量文化体系,时刻绷紧“质量”这根弦,这 就需要我们用中医“治未病”的健康维护理念来指 导与预防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 · 四气调 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 未乱,此之谓也 。”从词义看,“未病”就是病症还没 有发生或处于隐性的潜伏状态,“治未病”就是提前 采取相应的措施介入治疗,将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 防止疾病发生 、发展和进一步恶化的治疗方法,它是 我国中医治疗学说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我国中医 预防保健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理论基础 。 “治未病” 包括 3个阶段:①未病先防,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 养生,预防疾病的发生;②已病防变,强调早期诊断 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防止向更严重的层次发 展与演变;③病愈防复,强调防止病人在疾病治 愈后复发以及所产生的后遗症 。这就要求人们不但 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止 病情进一步恶化,并在病情尚未进一步恶化之前就 想好能够制止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 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职业院校诊改如同给一个人治病,目的是为了 发现病症 、查找病因 、对症治疗,使肌体正常康复 。 很多情况下,人都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表面上与 健康人无异,但实际上人体已经开始出现病变,在此 时进行治疗,投入少,见效快,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等到“病入膏肓”之际,再来下猛药 、去沉疴,一 则代价高昂,二则人体可能承受不了 。 职业院校诊 改也是如此,需要用“治未病”的理念,预先防护,尽 早查找问题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以免恶化到“刮 骨疗伤,壮士断腕 、病入膏肓 ”的地步 。例如学生就 业率降低了,我们就要及时查找原因,是就业市场的 原因,还是学生个人素质的原因,还是教师教学的原 因等等 。根据学生就业“脉象”的“浮沉洪细 、虚实 迟促”等,来判断问题形成的原因,防止“祸患常积 于忽微”。人的健康是如此,职业院校诊改也是如 此,我们要坚持用“治未病”的理念,防患于未然,建 立内部质量诊改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实时采集 5个 层面的诊改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查找原因,将一 些不良状况消除在萌芽状态,提前将“治疗疾病”向 “预防疾病”转变,诊改才能有序推进 、高效运转 。
3 用辨证施治的理念根治职业院校存在的“痼疾”
辨证施治 、对症下药,是中医长期以来认识疾 病 、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研究和处理 的一种最常见方法 。 辨证施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 容,一是辨证,也就是根据前面所收集到的各种症 状,用中医理论来分析 、判断,从而得出人体发病的 病因 、病理 、病位等的过程 。二是施治,即根据辨证 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症下药,从而进行 治疗使之康复的过程 。从两者关系来看,辨证是施 治的前提和依据,施治是辨证的结果,施治必须依据 辨证得出的结论而进行 。 中医的辨证施治是对病人 进行个性化诊疗,它强调因人而异,同时关注疾病的 动态发展与演变过程;在方药的处置上,重视病人个 体差异,根据病症和药物性味归经,运用七情和合的 配伍法则,通过药物的剂量变化实现方剂药性药效的增减,从而达到使人体阴阳五行恢复平衡的目的 。 职业院校诊改也要强调差异性,讲究一校一策 。
要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并予以 解决与处理 。要做好诊改工作,前提是要做好诊断, 通过“四诊法”查找学校 、专业 、课程 、教师 、学生 5 个层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从决策指挥 、质 量生成 、资源建设 、支持服务 、监督控制 5个系统提 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精进的措施 。根据学校同一 问 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出现不同的表现,或不同 的问题在某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同 样的“病症”,如学生专业技能抽查优秀率低,可能 是学生学习的问题,也可能是教师教学的问题,还有 可能是实训条件的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辨证 施治”,在诊改实践过程中要加以区分,综合分析, 推行“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最终根除存在的顽 疾,促进学院“肌体”康复 、健康正常 。
4 用整体观和阴阳平衡理论来促进职业院校诊改 不断精进
职业院校内部质量诊改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 要外部环境来促进,也需要内部要素自发生成;既需 要学院层面统筹规划 、整体考虑 、科学设计,也需要 各部门协调配合 、分类施策 、独立执行 。 因此,系统 论 、整体观和阴阳平衡理论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指导 职业院校诊改的理论依据 。
从中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来看,它强调阴阳五 行平衡,强调“天人合一 、天人相应”,注重“形神一 体”,将人视为一个“小宇宙”,把身体各个部分当作 是构成这个小宇宙的有机整体 。在治疗理念上,中 医从整体观和系统论出发,通过“司外揣内”推理判断,来确定病人的病症发展变化,从而对症下药,而 不是“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在这种整体观和系统 论的指导下,中医重视的不仅仅是病人患的病,更是 患病的人 。人是如此,社会组织亦如此 。职业院校 诊改是一种自我修复 、自我纠偏的过程,就像人体修 复阴阳平衡一样,要通过各部门各“组织器官”之间 相互对抗 、相互作用,实现新的平衡 。诊改过程中, 我们会发现很多“病症”,这些病症我们不能单独孤 立来看,必须将它放在学校整体之中,从系统论角度 通盘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解决,不能一蹴而就,要 通过逐步改进,逐步提高,才能实现诊改 “8字螺 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诊改的主要 内容:学校 、专业 、课程 、师资 、学生等“五横”,从决 策指挥 、质量生成 、资源建设 、支持服务和监督控制 “五纵”进行自查,构建网络化 、全覆盖 、具有预警功 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像蜘蛛织网 一样,从里面小圈开始,一层一层编织,形成一个相 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 以专业层面诊改为例,从“五 纵”来看,宏观决策指挥的主体是学院领导,中观决 策的是各专业系部主任,微观是专业教研室主任;质 量生成是各专业的科任教师;资源建设硬件包括各 专业实习实训室及各种设备,软件主要有数字化教 学资源等;支持服务方面是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等; 监督控制是教学督导部门 、第三方评价机构和相关 制度等 。学院诊改就是通过“五纵五横”有机联结, 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状结构,每个人都是这个质量生 成网上面的一个结点,当其中一个结点松散或损坏 时,可能会导致整个网格的破坏 。 因此,职业院校在 诊改过程中要有阴阳平衡的整体观和系统论,不急 功近利,不头痛医头,而是关注学校质量诊改各要素 之间的相互变化,通过持续推进诊断要素之间相互 调整 、优化 、提升,消除内在的不平衡 、不协调的现 象,整体推进诊改要素螺旋式上升 、阶梯式精进,最 终实现自我设定的诊断目标 。
职业院校内部质量诊改是一个持之以恒 、持续 改进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提高质量,永无 止境,质量诊改永远在路上 。 我们要牢固树立“人 人都是质量生成者,个个都是质量创造者 、维护者” 的全员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用中医“四诊法” 来进行全面诊断,用“治未病”等思想来加以维护, 用整体观和阴阳平衡理论推进质量诊改建设,从计 划制定 、执行 、评价 、反馈等方面不断改革 、不断深 化 、不断完善,确保质量诊改在改的过程中不断精 进,在进的同时不断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循环往复,实现诊改“8字螺旋”,推动学院形成自发的质量诊 改文化,让诊改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真正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
作者:刘阳,系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
来源:《中医教育 e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