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多年前,每当夜幕降临,萍乡安源老后街福斋巷安源夜校的油灯便会亮起,路矿工人脱下疲惫的工服,走进夜校学习。夜校的明灯,照亮了安源工人前进的道路。而今,教育的阳光早已洒遍赣鄱大地。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江西开放大学正勇立潮头,肩负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学习型社会的时代使命,引领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守正创新用好江西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以红色基因赋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质量持续提升。
2022年,江西开放大学召开更名后的第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建设“融合融通、价值显著”的新型高等学校。探索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和社会培训多种教育融合发展,实现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促进教育公平以及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上价值更加显著。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实际,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前行智慧和力量。传承和发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高质量开展继续教育的宝贵历史经验,构建“红色资源 办学理念”,从价值取向和过程管理等方面着力,将传承红色基因融入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抓手,构建“红色资源 三全育人”,依托“天地人”三网教育服务体系,以课程、活动、基地、队伍等建设为抓手,丰富教育载体、活化教育形式、拓展学习时空,创新“三网三全”工作思路,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从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办继续教育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办学治校的智慧和营养,将红色作为鲜明的办学底色。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探索和努力解决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安源夜校、龙江书院、苏区夜校等地开展继续教育就明确提出教育要为中国革命培养人才,办学价值取向非常鲜明,即服务革命需要,动员群众,培养队伍。坚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校址设在人口较集中、便于群众上学的地方,编写形象直观的教材,注重讨论和问答式教法,把知识应用放在首位;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尤其注重学习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将革命道理和自然科学相结合,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红色文化融入科学知识之中传授,等等。回顾和研究这段历史,继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就是我们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开放大学的活力密码。
牢牢把握服务地方的办学价值追求。“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将重点工作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战略任务相结合,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有机融合,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主动融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服务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终身学习上彰显价值。“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培养的2万余名毕业生80%以上成为乡村干部、产业能手和致富带头人;成立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创办农民合作社1100余家,联农带农增收致富;积极对接行业、企业需求,设立长天学院、龙南新兴产业人才学院、上犹绿色发展人才学院等产业学院和产业人才学院,精准定制培养产业人才;成立江西老年开放大学开展老年教育、拓展社区教育,丰富非学历教育与培训,将大学办在社会之中,办在百姓身边,服务各类人群的多样学习需求;深入开展省情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增进学生对江西的认识、认知、认同,培养了一大批“扎根红土地、建功新时代”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他们服务在基层、奉献在基层,在江西的各个城市、各行各业发光发热,成为现代化江西建设的重要力量。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通过整合全省开放大学优质资源,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多种教育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增强学生与学校的黏性和吸引力。以治招、治学、治考为突破口,开展开放教育治理提升综合治理工程,通过知识教学、技能培训、线下交流、“互联网 ”创新创业竞赛等,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素养,1名开放教育学生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创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二元制”品牌,实现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真正实现让学生在产业一线学习、在企业学习。发挥系统办学优势,建立覆盖国开、省级、地市分校全系统的思政课网络教学团队,不断推动红色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生活,强化红色育人质效。紧密契合开放教育学生身在基层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紧扣学生需求,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用心用情做好学生服务。积极推进非学历继续教育改革,从社会需要出发,借助体系的力量,以过硬的培训内容和人性化的高质量培训服务树立非学历红色教育培训项目品牌,为开放事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把传承红色基因融入“天地人”三网融通的特色教育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江西本地博物馆、革命历史遗迹等具有直观感染力的文化物质载体以及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等红色资源优势,将红色文化生动有效融入“三全育人”。通过线上互联网“天网”、线下实践基地“地网”,以及覆盖全系统师生的“人网”三网深度融通,构建起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时空教学、全过程互动、全系统师生参与的“三网三全”育人体系。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活动体验促转化,以实践成效作检验,将“红色基因”渗进血液、融入血脉,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红色资源 天网”,做好线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天网”即线上互联网。依托自主研发的江西省终身学习网,持续推进江西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发《红色文化十讲》线上课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建设全过程;用慕课、微课、云教学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红色文化线上教学,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向纵深发展。紧扣开放教育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需要,组织开展“云上走读红色基地”“线上线下联学新思想”“百首红歌线上接力”“网上重走长征路”等云端红色活动。组织全省系统师生通过云教室、国开在线云课堂等多种渠道参加国家开放大学举办的“讲读书故事 做奋进青年”办学体系大联学活动,并开展交流研讨。
“红色资源 地网”,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设。“地网”即线下实践基地。采取馆校共建、与各市(县)开放大学共建的方式,建成了包括龚全珍师德教育学院、井冈山红色培训教育实践基地、南丰县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基地(抚州开大)、余江县富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在内的11家思想政治教育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到基地学习实践、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交流研讨等形式,在“行走的红色课堂”中上好思政课。其中,龚全珍师德教育学院作为全国首家以师德师风教育为主题的新型培训实体,立足本土特色,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新路径,开创了师德教育新模式,获评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江西基地成员单位。
“红色资源 人网”,落实好系统师生全覆盖。“人网”即系统师生全覆盖。通过加强各类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师的教育、评价、激励、监督、宣传等各环节,通过常培训、勤交流、评先进、树典型等方式,推动红色精神融入教师的具体教学工作与日常生活,用红色文化强师德、铸师魂。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成立师德专题教育领导小组、出台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文件、自主开展数百场红色文化教育和师德师风专项培训,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大讨论,形成教师师德公约。依托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辐射带动了更多的会员、学员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参加红色实践活动、加深红色文化理解,在“听、说、读、写、走”等多元素、系统化的活动中感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力量。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红色资源 ”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成为江西开放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校本形态。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强化“红色”引领,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培养造就更多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