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吉登斯. (2011). 现代性的后果. 译林出版社.
保罗·多尔蒂,& 詹姆斯·威尔逊. (2018). 机器与人——埃森哲论新人工智能(李亚男 译). 中信出版社.
蔡慧英,董海霞,陈旭,& 顾小清. (2022). 如何建设未来学校:基于智能教育治理场景的前瞻与审思.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9),45-54.
冯锐,孙佳晶,& 孙发勤. (2020). 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的伦理风险与理性抉择. 远程教育杂志(3),47-54.
顾小清,& 李世瑾. (2020). 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本质内涵与应然路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9),1-9.
郭元祥,叶飞,刘志军,雷浩,& 王正青. (2023). 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路向. 中国电化教育(1),68-80.
韩炳哲. (2019). 倦怠社会(王一力 译). 中信出版社.
胡鞍钢,& 王洪川. (2023).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国之路.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6-72,2.
胡姣,彭红超,& 祝智庭. (2022).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5),72-81.
贾夏利,& 刘小平. (2022). 中美人工智能竞争现状对比分析及启示.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4),531-542.
焦建利. (2023). chatgpt助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时代学什么与怎么教. 中国远程教育(4),16-23.
蓝江. (2022). 云秩序、物体间性和虚体——数字空间中的伦理秩序奠基. 道德与文明(6),136-145.
李文霞. (2003). 论教育本体的失落与回归.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152.
李晓曼,& 曾湘泉. (2012). 新人力资本理论——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动态. 经济学动态(11),120-126.
李亚琪. (2022). 拜物教批判视域下数字帝国主义的霸权性意识形态解蔽. 天府新论(3),37-45.
李艳,朱雨萌,& 翟雪松. (2022). 疫情影响下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变革的趋势及启示——基于2020~2022年《地平线报告》的比较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8),14-2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 (2021). 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 教育科学出版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 (2022). 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 教育科学出版社.
刘长明. (1994). 教育是生产力之母——兼论教育优先发展规律.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72-81,89.
刘皓琰,柯东丽,& 胡瑞琨. (2023). 数字帝国主义的形成历程、基本特征与趋势展望. 政治经济学评论(1),163-179.
刘河庆,& 梁玉成. (2023). 透视算法黑箱:数字平台的算法规制与信息推送异质性. 社会学研究(2),49-71,227.
刘训华,& 代冉. (2023).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概念、意蕴与战略基点.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9-26.
刘战雄. (2015). 负责任创新研究综述:背景、现状与趋势. 科技进步与对策(11),155-160.
刘卓红,& 刘艺. (2022). 中国式数字文明的形成、特质与意义——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 学习与探索(7),1-8,182.
罗生全,& 王素月. (2020). 未来学校的内涵、表现形态及其建设机制. 中国电化教育(1),40-45,55.
马丁·海德格尔. (2022). 艺术作品的本源(孙周兴 译). 商务印书馆.
苗逢春. (2023). 数字文明变局中的教育数字化转型. 电化教育研究(2),47-63,91.
秦玉友,& 杨鑫. (2023). 数字人文与教育数字化转型. 中国电化教育(1),33-37.
任剑涛. (2023). 从现代化的规范含义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江汉论坛(1),5-14.
苏君阳. (2021). 新时代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内涵、特征及其实现路径. 教育研究(9),20-130.
孙亮. (2023). 从数字化生存批判到数字文明建设:一种研究范式的转换.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8-76,171.
孙伟平,& 赵宝军. (2016). 信息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与信息社会的建构. 哲学研究(9),120-126,129.
檀传宝. (2000). 教育是人类价值生命的中介——论价值与教育中的价值问题. 教育研究(3),14-20.
王树涛,& 鲍俊威. (2022). 数字技术赋能城乡义务教育共治:理论机理与实现路径. 中国远程教育(12),26-34,83.
王佑镁,王旦,梁炜怡,& 柳晨晨. (2023). chatgpt教育应用的伦理风险与规避进路. 开放教育研究(2),26-35.
吴砥,李环,& 尉小荣. (2022). 教育数字化转型:国际背景、发展需求与推进路径. 中国远程教育(7),21-27,58,79.
习近平. (2021-10-15).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求是网站.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1-10/15/c_1127959365.htm
习近平. (2022).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30),4-27.
向玉琼. (2022). 流动社会中数字治理的优势、风险与完善. 探索(2),153-163.
杨柳玉. (2021). 教育场域中生活世界的误读与重释——兼论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生活世界的异同. 当代教育科学(7),3-9.
杨欣. (2022). 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利弊及其调适. 中国电化教育(11),45-52.
叶飞. (2020). 公共参与精神的培育——对“唯私主义综合症”的反思与超越. 高等教育研究(1),18-24.
袁振国. (2022). 数字化转型视野下的教育治理. 中国教育学刊(8),1-6,18.
约翰·s. 布鲁贝克. (2002). 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郑继伟 等 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
张铭凯. (2023). 学业负担的技术治理:价值审视、向度剖析与限度澄明. 电化教育研究(4),26-32.
张应强. (2022). 以教育正义促进共同富裕——赋能弱势群体走向共同富裕的职业教育改革. 教育发展研究(z1),1-8.
张治,& 李永智. (2017). 迈进学校3.0时代——未来学校进化的趋势及动力探析. 开放教育研究(4),40-49.
张志勇,& 袁语聪. (2022).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刍议. 教育研究(10),34-43.
赵红霞,& 朱惠.(2021). 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经济增长了吗——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效应分析. 教育研究(11),138-150.
郑金洲. (2022). “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意蕴. 中国教育学刊(1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2-3-2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 新华网站. http://www.gov.cn/zhengce/2022-03/20/content_5680105.htm
祝智庭,& 胡姣. (2022a).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探析与研究展望. 中国电化教育(4),1-8,25.
祝智庭,& 胡姣. (2022b). 教育数字化转型:一个划时代的教育范式跃迁.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1),3-21.
biesta, g. (2021). world-centred education: a view for the present. routledge.
cunha, f., & heckman, j. j. (2010). investing in our young people. nber working paper no. 16201.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31.
ekbia, h., mattioli, m., & kouper, i., et al. (2015). big data, bigger dilemmas: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8), 1523-1545.
rizk, j., & davies, s. (2021). can digital technology bridge the classroom engagement gap? findings from a qualitative study of k-8 classrooms in 10 ontario school boards. social sciences, 10(1),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