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要把握政策机遇,加强产教融合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那么,开放教育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应该在哪些方面发力?日前,本刊对话湖北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钟毓宁,请他结合本校实际谈了自己的思考。
钟毓宁表示,产教融合对开放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意义重大;要清晰认识开放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区别和联系;要根据自身特征,从融产于教和融教于产两个方面强化产教融合工作,推进教学改革。
产教融合正在深入推进。作为开放大学校长,您对产教融合是如何理解的?
钟毓宁:产教融合是新时代下推进教育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它不仅成为教育界的热词,更在地方政府和行业内部发生了“化学反应”,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在打造之中,产教融合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产教融合是指企业与学校通过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活动,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其核心在于实现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同时也满足学生就业需求。不同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一个双向发力、互相整合的过程,企业与高校双方都是主体。
在新形势下,开放大学要把握政策机遇,基于开放教育的办学特征和职业发展的规律,创新方式方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从融产于教和融教于产两个方面,加强产教融合工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整合资源,建设更高水平的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提供更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有观点认为,产教融合是针对职业教育的,开放教育不应该搞产教融合。对此您怎么看?
钟毓宁: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产教融合并不是仅仅针对职业教育,而是面向所有教育类型,区别在于工作重点、目的不同。
事实上,开放大学一直在遵循产教融合的建设思路。《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指出:“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模式。更新理念,加快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远程开放教育有机结合,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环境和学习制度,创新学校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创建新型高等学校。”《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提出,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能力与知识并重、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
在实践中也是如此。国家开放大学正在建设世界一流开放大学,围绕“办好人民教育”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与行业和企业合作推进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和教学结果等方面的融合,努力成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力量和技能社会的有力支撑。
所以,我认为,开放教育不应该搞产教融合的说法,是一种片面的认识。
钟毓宁:一是基于开放教育的实用性特征。开放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按需施教的实用性是它的主要特征。其实用性特点包括学习资源的充分开放、学习方式的灵活多样、学习过程的交互融通和学习评价的多维多样等。开放教育与行业企业共同实施产教融合,双主体共同培养,突破了在职人员学历提升和岗位晋升的阻碍,为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学习者提供多样化实用性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二是基于开放教育的职业性特征。《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指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和学校发展规划,制订专业建设规划,重点建设实用、新型、交叉专业”。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同具备的属性,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以职业为导向,以典型职业活动为核心,以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为主体,强调行动导向,强调职业情境的真实性。
三是基于开放教育终身性特征。开放教育学生主体是企事业单位员工,其学习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职业发展中的竞聘、晋岗需求,不断更新知识和提升技能。学生所属的产业升级后,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等对产业劳动者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随之更新,对员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产教融合,开放大学主动对接行业、企业,为在职员工提供及时、优质的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开放大学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着承接作用。
开放教育的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有哪些不同?
钟毓宁:一是培养目标、标准不同。开放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在职在岗的企事业单位人员,主要满足学生的岗位学历提升和技能提升,因而在培养对象、目标、标准上与职业教育有所不同。狭义的职业教育通常是指学校职业教育,培养对象是中职或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采用全日制培养方式。在学期间,学生绝大多数没有企业人员身份,因此,在产教融合中,职业学校基于这个出发点去思考与产业的合作。
二是校企合作模式不同。开放教育根据企业需要,在企业设置教学点,双方都是教学主体,共同建设线上线下学习资源平台,提供精准送教上门服务,满足在岗在职学员的终身学习需求。职业教育在和企业合作过程中,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主要是通过订单培养、中国特色学徒制、现场工程师培养等方式进行。
三是服务社会方式不同。在通过培训等方式服务社会层面,两类教育都有作为。但是开放教育由于学科建设滞后,在产教融合中,技术服务社会的能力较弱。在这方面,职业教育由于专业建设的积淀、技术技能的积累,技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您认为,开放教育在实施产教融合时应该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钟毓宁:一是关注产业与社会发展,发挥开放教育灵活办学特征。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和学校发展规划,依托行业企业重点建设实用、新型、交叉专业,满足产业转型发展呈现新业态、新模式群体的学习需求,确保开设专业的应用性和实效性。
二是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共同更新课程内容。开放教育要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根据行业、产业的新进展和新变化,共同搭建互为补充、共有共享的课程资源建设平台,通过与行业企业共同组建教育共同体,充分吸收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参与课程资源建设。优化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活动设计环节,加强课程交互性,确保有效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适应远程教育规律和学生自主学习特点。
三是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与企业共同打造“双师型”课程教辅团队。开放教育要通过产教融合,围绕课程建设和学生自主学习,加快建成一支适应开放教育特点、擅长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专兼职结合教师队伍。以课程设计为核心,共同打造课程建设团队;以网络教学为重点,组建“双师型”课程教学团队;以服务学生为目标,组建课程辅导团队。
四是注重发挥学生所在企业的积极性,优化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法。把企业用人需要和岗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标准结合起来,逐步改变传统的课程结业考试办法,创新优化适用于以自学为主的教学评价办法,完善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加强对教学全过程和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测与评价。
请您谈谈,湖北开放大学的产教融合实践中有哪些亮点?
钟毓宁:学校实行湖北开放大学、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两块牌子、“实体 平台 体系”的办学模式。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举开放教育旗帜,凝练职业教育特色,拓展了继续教育的舞台。
一是坚持“开放教育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湖北开放大学针对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共同点,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一起联合行业企业组建产教共同体,为行业企业提供学历交叉互补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比如,2021年3月,学校与华为合作共建湖北省首家职业院校鲲鹏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发、技术人员培训、学历提升、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深化产教融合,为社会及华为生态企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是深入行业企业共同组建学习中心。学校充分发挥体系办学优势,立足湖北,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湖北优势行业、头部企业开展合作办学。比如,2012年,学校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新组建的职教中心签订办学协议,设置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分校(学习中心),开设开放教育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本专科专业,共同为企业提供学历继续教育服务。近年来,学校与新华三集团、腾讯、科大讯飞、烽火科技、东风本田等多家头部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基地、产业学院。
三是联合体系合作单位共同组建跨区域的政校行企联合体。学校统筹湖北开放教育系统办学单位的各类资源,牵头筹建开放教育 职业教育联盟,整合全省开放教育体系办学单位,融合各自在职业教育发展的优势,吸纳全省头部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了校企行“三位一体”“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形成双元双主体育人格局。
四是成立培训学院。学院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培训。自培训学院成立以来,学院组织实施了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职业院校师资素质提升行动计划等各类非学历培训,并对非学历培训学时与学历教育学分的积累、储存、转换进行了探索。
钟毓宁:一是进一步优化学校本专科专业结构。通过产教融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面向新业态、新模式群体的需求,逐年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健康服务与管理等新兴专业,加快培养新兴领域紧缺急需人才。
二是进一步完善产教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发挥职业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通过产教融合不断拓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湖北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改革。今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示范中心建设研讨会在湖北召开,会上湖北开放大学就建设中的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中心暨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进行了介绍。
三是进一步推进了学校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融合发展。学校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通过深度与政校行企开展产教融合办学,进一步彰显湖北开放大学新型高等学校的内涵特征;现已建成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湖北分中心、国培计划实施单位、湖北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湖北省成人教育公共管理服务平台、湖北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