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合 创新发展 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澳门凯发
质量监控
质量管理 您现在的位置: 澳门凯发-ag凯发旗舰厅 >> 质量监控 >> 质量管理 >> 正文
科教融合 创新发展 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
栏目:质量管理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3-25 08:23:38 点击:

科教融合 创新发展 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澳门凯发

  在“双一流”首轮建设完成之际,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评价办法》),这是全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的一个重要文件。《评价办法》中明确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把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目标融合在一起,走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效评价体系的重要一步,为高校争创世界一流指明了方向。

  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对高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的核心任务,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勇挑重担,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大力加强基础研究,聚焦国家战略,加快科研攻关。“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排头兵,就是要主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引导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以产出一流人才、一流学术成果与社会贡献为目标,科教融合,创新发展,建设一流学科和学科领域,建设育人和科研的高峰,加快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科教融合、创新发展,是新时代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重要特征。传统意义的科教协同,通常是指大学与科研院所的相互配合、协同育人,通过发挥双方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随着研究型大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双一流”建设以来,高校围绕国家战略和学术前沿,科研能级和科技创新能力有了长足发展。大学要继续保持并扩大与大学外部的合作,在开放办学中孕育创新成果、培养一流人才;更要着力变革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以学科建设为知识体系基础,以科研实体为载体,以有组织的“链条式”重点研究领域为高原高峰,把科学研究、创新团队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真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丰富科学实践和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精尖缺人才。大学要进一步拓展科教融合发展的模式和内涵,适应创新引领发展的时代要求,形成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更需要进一步深化评价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

  一是弘扬科学精神,让科学家潜心实现“从0到1”突破。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作为学科和人才聚集地、育人高地、创新策源地,必须主动承担历史责任,担当攻关重任,全面提升科研原创能力,大力培养创新生力军。推动原始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需要在“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中引导学科凝练发展特色,鼓励原创性研究布局,而不是在学科建设上一味求大求全。复旦大学物理学科近年来以原始创新为核心发展动力,在二维原子晶体新颖特性、量子科学、强关联体系、微纳电子器件、人工光子微结构、量子计算及量子精密测量等前沿和重大战略领域积极布局,通过“荣誉学位”计划、“拔尖人才导师”计划等举措,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大力实施超级博士后制度,储备了强大的科研后备力量。

  二是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大学的优势就在于多学科协同推进科技创新,解决复杂问题。因此,大学要引导和推动学科形成合力,构建融合创新的育人平台与科研平台,不断提升整体科研创新能力。相应在评价方面,需要淡化学科边界,不被现有各类学科评价体系所左右,鼓励人才在学科交叉领域进行探索,形成创新性成果。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的建设颇具代表性。依托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脑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综合优势,研究院运用多学科交叉分析的研究方法,产出了一批代表性成果,如迄今为止国际上第一个大规模的汉藏语系语言演化研究成果等,并形成了一支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人才团队。在国内首个“言语听觉科学”研究生课程的基础上,建立 “言语听力科学”专业,多学科协同,致力于我国言语病理学及言语听觉康复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三是探索产教融合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澳门凯发的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我国目前在诸多领域面临“卡脖子”问题,创新链的断裂归根结底在于基础研究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缺失。这就要求高校下大力气做好基础研究,同时重视基础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性作用,全面提高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必须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等指标,强调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发展以及区域发展需求,并培养与之匹配的具有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复旦大学近年来在构建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上进行积极探索,将高质量博士生培养与“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建设对接,与国际人类表型组重大科学计划、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和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等重点科技布局紧密结合。例如在集成电路领域,学校获批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设立“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紧缺博士人才自主培养专项计划”,并在全国率先试点建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迈出集成电路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步。

  四是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人类文明进步。“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各国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各种全球共性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肆虐,进一步证明了开放与合作才能为世界赢得“和平、发展、共享”的局面。科学与教育天然的具有奉献人类文明进步的使命,高校在全球视野下进行交流合作与融合创新,既是责任,也是机遇。大学在奉献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影响力与国际影响力,也应该成为评价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例如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科,在环境与健康领域,领衔组织24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合作研究,首次在全球范围内系统地评估了颗粒物空气污染对居民死亡的影响,为世卫组织(who)空气质量标准和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流行病学证据。在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在全国率先制定和发布了《关于加快公共卫生学科群建设的行动计划》,特别强调要依托综合性大学优势,多学科融合创新和协同发展,建设覆盖公共卫生、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计算机和大数据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学科群,维护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维护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

  五是坚决破“五唯”,激发创新活力。高校要以学习贯彻《评价办法》为契机,不断深化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探索符合各学科发展阶段和目标要求的建设成效评价体系。要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强调学术自主激励、学术自立、自信和自律,建立尊重人才培养规律,注重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促进各类学术成果涌现和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的育人成效评价导向。要突出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人才培养贡献,鼓励师生勇挑重担,矢志科研创新和技术攻关,不盲目跟随学术热点和各种排名,着力在学科前沿开拓进取,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研究领域的育人和科研高峰。(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许宁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