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澳门凯发
质量监控
质量管理 您现在的位置: 澳门凯发-ag凯发旗舰厅 >> 质量监控 >> 质量管理 >> 正文
行业特色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栏目:质量管理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3-16 07:14:21 点击:

行业特色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澳门凯发

[摘 要]行业特色型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紧跟国家战略办学、紧扣行业需求育人、紧贴企业实践培养,江苏科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通过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构建了“全域知识、全真环境、全程体验”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综合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指围绕行业需求、针对行业特点、依托行业发展,为特定行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大学或者学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为能源、交通、地质、水利、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工业等国民经济命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当前,国家正在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提出了“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建设原则,鼓励打造“特色优势专业”。这些为行业特色型高校专业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性机遇,也为该类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再行业化”重构的要求。

行业特色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行业特色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主要表现为行业性和应用性两大特点。行业性指的是该类高校面向行业办学,其培养的人才往往具有较强的专才特征,能够较好地适应行业的需求、服务行业发展;应用性指的是该类高校围绕行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注重理论和应用的紧密结合,培养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当前,行业特色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行业认同度不太高。该类高校所面向的行业多为艰苦行业,如船舶、兵器、核工业等,与金融、信息技术等行业相比,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不愿意进入这些行业。如相关调查通过对9个军工企业的访谈发现,学生对传统军工行业文化的认同度低,从专业选择、课程学习、就业取向等方面对军工特色行业的热情不高。

第二,学生实践能力有待加强。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是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但是由于产教协同是该类高校管理体制的变化,行业特色型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失去了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扶持,行业企业缺乏接纳学生实习实训的根本动力,使得学生很难有直接接触企业实践的机会,即使去企业实习,往往是走马观花式的认知实习。

第三,教师实践水平有待提高。目前行业特色型高校引进的教师多数具有博士学位,他们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侧重于理论研究,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欠缺。虽然很多行业特色型高校制定并实施了教师参加行业企业工程实训的办法,期望引导教师增强对行业的了解,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但是多数教师由于职称评审、教学任务和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企业工程实训的效果不佳,使得教师的实践水平难以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

产业伴生和企业嵌入的行业特色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高等教育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和行业特色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在与行业主管部门隶属关系脱钩的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需要在明确行业人才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产业伴生和企业嵌入,对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实践教学等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重构人才培养模式。

1.产业伴生

所谓产业伴生是指行业特色型高校伴生对应行业的发展,其中行业处于主要地位,高校居于次要地位,为行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满足行业产业的人才需求是该类高校办学的初心和使命。无论管理体制如何变化,行业特色型高校始终要伴生产业发展,坚持依托行业、面向行业、服务行业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产业伴生要围绕产业需求,明确行业特色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培养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应用型人才是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但事实上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应该按照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培养,将少部分学术潜力的学生培养成研究型人才,把大部分学生培养成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应用型人才。除此之外,行业特色型高校要根据行业发展趋势,适时增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四新”专业,培养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产业伴生就是要围绕产业文化,突出行业特色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引领。行业特色型高校在长期伴生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了行业特质鲜明的大学精神,如江苏科技大学一直坚守为船舶行业培养人才的初心使命,凝练形成了“江海襟怀、同舟共济、扬帆致远”的“船魂”精神。行业特色型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培育、凝练和弘扬行业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并将此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促进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产业伴生要围绕产业趋势,重构行业特色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复合型知识结构是行业特色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虽然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了专业内涵、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等,但是缺少行业的知识维度,行业特色型高校如果仅仅照搬国家标准进行办学,难以培养满足行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行业特色型高校要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行业需求,重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增加行业特色的通识类课程、行业特色的专业类课程以及行业特色的实践类课程,构建行业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2.企业嵌入

所谓企业嵌入是指行业特色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嵌入行业企业资源。行业特色型高校最大的特色就是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与行业企业的长期而深入的合作,使之能够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各类资源,这也是行业特色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大优势。因此,行业特色型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将企业资源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企业嵌入要围绕行业特色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行业特色的教学资源。行业特色教学资源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但是现有多数教学资源难以体现行业独特的流程和场景,难以满足培养行业需要的人才。行业特色型高校要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的优势,通过抽取、提炼、整合等过程,将行业企业的“真实流程、真实场景、真实数据”搬进教室,开发行业特色鲜明的教材、课程、案例、实验等教学资源,并按照课程教学的要求,明确教学资源要素,配置、组合和拓展这些行业特色鲜明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环节与行业需求的高度匹配和融合。

企业嵌入要围绕行业特色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构建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实践创新能力是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行业特色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大特色。行业特色型高校要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逐步进阶”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通过企业参观、虚拟仿真实验等,促进学生对行业的基本认知;通过沙盘模拟、课程实验等,促进学生探究行业的流程和复杂性;通过暑期实践、项目模拟等,培养学生通过应用理论知识解决行业具体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课题攻关和实际项目,使学生深度参与企业工程实践,锻造其实践创新能力。

企业嵌入就是要围绕行业特色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打造熟知行业的教学队伍。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是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资源开发、实践能力培养的主体,也是决定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最核心要素。行业特色型高校要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关注行业需求、加强与企业联系、参与行业实践,培养教师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推进教师科研成果在企业应用,并着力构建工程实践向教学实践转化的激励机制。同时,通过产业教授、兼职教授、企业导师等方式,聘任企业实践能力突出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队伍,打造一支专兼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校企联合教师队伍。

船海制造业信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践

江苏科技大学是以船海产业为主要服务面向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通过伴生船海产业,紧密对接产业需求,重塑符合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转型要求的课程体系,自创科教融合实体,并以此为纽带将企业资源嵌入人才培养过程,打造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构建行业特色教学资源和产教协同实践平台,形成了全域知识、全真环境、全程体验的船海制造业信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信管专业人才。

价值引领、产业伴生,重构全域知识的课程体系。该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船魂精神为价值引领,全面重构课程体系,伴生船海产业,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赋能产业发展,以“打造中国人自己的造船管理软件”为使命担当,依托学校船海学科优势,以船舶数字化集成制造管理为教学主线,新增、优化和改造:工程导论、船舶工业发展史、船舶制造基础等6门造船类课程;管理学、成本管理、管理沟通等8门管理类课程;制造业信息技术导论、企业数据分析、信息化项目模拟等10门it类课程。开发造船成本管理系统、船海信息化项目实战、新兴it技术暑期项目实践等10门衔接课程。

企业嵌入、场景再现,构建全真环境的行业特色教学资源。该专业从为江南造船等85家船海骨干企业实施的382个信息化项目中,提炼出具有船海制造企业典型特征的教学资源:编著《船舶集成制造管理理论与方法》《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理论 方法 模型》《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等特色规划教材;将“岗位角色 管理流程”融入“实验场景 实验任务”中,研发了影子工厂实验教学云平台;对行业cto、cio、it咨询顾问、项目经理进行专题访谈,制作成“听业界人谈专业事”系列微课;开发船海制造业产业链协同、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业务流程优化、信息标准体系等系列案例。形成了真实流程、真实场景、真实项目、真实数据的全真教学资源,将船海制造业发展最前沿、最鲜活的实践成果融入教学过程,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四步进阶、三导协同,推动全程体验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以自创科教融合实体为纽带,企业全方位嵌入,构建了“认知—实验—实训—实战”四步进阶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认知维度:通过船企认知实习和企业管理虚拟仿真,了解船海装备制造流程;实验维度:通过企业管理沙盘模拟、企业is分析与设计等课程实验,探究船海制造业管理的复杂性;实训维度:通过新兴it技术暑期项目实践、信息化模拟项目等,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战维度:通过企业信息化项目开发实战、学科竞赛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学校专业导师、软件公司项目导师、船海制造企业业务导师“三导协同”,促进了各维度能力目标的达成。

深耕行业、项目锤炼,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在多年船海制造企业信息化项目实践的基础上,于2000年成立了科教实体——镇江市金舟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借助科教融合实体全力打造了一支熟知造船、精通管理、擅长it、潜心教学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教师100%具有船海制造业半年以上的实践经历,并从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人均承担国家基础研究项目2项,教师100%做到“五个一”:参与一个信息化项目、了解一个企业场景、积累一批真实数据、撰写一个实施案例、讲好一门专业课程。

紧跟国家战略、紧扣行业需求、紧贴企业实践,江苏科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通过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构建了“全域知识、全真环境、全程体验”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综合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江苏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专业优势明显,毕业生在大国重器、高技术船舶的研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解决船海复杂工程管理问题能力强”“既懂造船、又懂管理、还懂it”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普遍评价。江苏科技大学通过船海制造业信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实践,探索出了一条产业伴生、企业嵌入的“再行业化”行业特色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本文为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1090042);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021jsjg227);江苏高校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省级重点培育项目]

【作者:葛世伦 王念新 尹隽 李文昌,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葛世伦为党委书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