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由中国教育在线与深圳大学联合举办的“聚焦高质量,数智向未来—2023年全国高校招生就业工作交流大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欧阳谦,深圳大学副校长张晓红,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周光礼,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主任陆根书以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邢悦等出席活动。
来自各省市教育招生主管部门领导、国内600余所高校的招生、就业负责人,以及教育界专家学者等1200余名嘉宾参加本次大会。
本次大会,以“聚焦高质量,数智向未来”为主题,设置招生与就业两个主题会场,与会嘉宾围绕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高校招生、就业工作智慧转型,深入探讨智慧教育、人才选拔、就业创业等议题,交流经验、分享成果,为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不仅需要解决“量”的问题,更需要解决“质”的问题。会上,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主任陆根书做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解析》的主题报告。
陆根书表示
正确研判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剖析影响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及其路径,不仅关系到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而且关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是个体因素,包括性别、知识、技能、经历等多种方面。劳动力市场中存在较高程度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差异,因此性别因素是影响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对职业有清晰了解的个体拥有更高的就业可能性。实习经历作为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从学生身份转向工作角色的纽带和桥梁,对促进毕业生从学校到职场的顺利转变有显著作用。
二是家庭背景因素。家庭背景因素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已经得到很多研究的证实。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社会交往广泛度等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在求职过程中家庭社会资本丰富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好工作”。
三是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对于毕业生的求职结果和就业质量具有很强的说明力,学习成绩好、获得过奖学金、党员、学生干部、获得英语证书、辅修生或双学位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度高的工作”。此外,就读专业也是影响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专业匹配程度越高,就业满意度越高。
四是社会环境因素。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政府发挥着重要的引导性作用。政府的就业政策、营造的就业环境、开展的就业指导和培训等对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帮助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于如何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陆根书表示,首先应弥补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特征不太满意和职业不太匹配这两个短板。一方面应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大学毕业生了解和认识不同就业单位的工作特点和性质,为其就业选择做好前期准备,进而选择工作特征满意度更高的职业和单位;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引导大学毕业生选择与其专业和人生目标符合程度更高的职业,提升其职业匹配度。此外,学生个体、家庭、学校合力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组织更多就业实践机会提升能力。社会和就业单位应改进与工作相关的工作环境、职务职位、薪资水平等方面,为吸引、留住大学毕业生打造一个更人性化、更具发展潜力、更能展示个人才华的工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