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程教育的发展沿循一套明确部署的技术路线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文化传统,始终面向德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前沿。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是举国体制。在工程教育发展的关键节点,国家力量通过立法授权、体制引领、资源分配等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改变当时的落后地位,德国发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设立了工业高校,这是工业大学的前身。工业高校刚出现时,在当时的国家首脑授权之下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高校与传统大学之间的地位之争。为了推进应用科学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联邦德国专门修订《高等教育框架法》和《应用科学大学法》,确立了应用科学大学在工程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其快速扩张扫清了障碍。在推行双元制的过程中,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设立专项基金,为参与企业和学校发放浮动补助,以提升项目的吸引力。
二是企业参与。德国企业不但直接参与制定工程教育培养方案和工程实践环节,而且还为高校开展应用型科研提供大量资助。据统计,在应用科学大学获得的第三方资金中,有超过70%来自企业。此外,私立高校股东中有超过95%为企业。这些高校作为以应用为导向的工程类院校,其地位受到国家认证,与公办大学相同。在双元制模式中,企业是关键办学主体。企业与各类院校共同构成了德国双元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全体系。德国共有1.2万多家企业被政府和行会授予“职业培训企业”的资质,其中既包含跨国巨头,也包含大量中小型企业。
三是分类培养。在德国工程人才培养的体系中,既有以职业为导向、培养一线产业工人的职业教育系统,也有以技术为导向、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应用型高等教育系统,还有以技术、职业衔接为导向,培养产业工程师的双元制高等教育系统。不同的系统具有不同的办学资质体系和教学框架体系,互有所长、各有特色。各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衔接渠道,专本融通,“职”、“高”一体,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胜任产业链中不同的人力资源需求。
四是质量保障。德国工程教育有一套完备的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由高校内部评估体系和外部认证体系两方面组成,这也是德国工程教育成功的关键。内部评估意为,德国高校从其内部对自身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评估,评估方式依据高教法有关规定设置。外部认证意为,在德国高等教育认证的组织架构下对德国工程教育进行认证。德国科学委员会作为一个官方的学术组织机构,从总体上提出专业认证制度的方向和原则,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充当了政府和高校之间政策沟通的桥梁,协调德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相关政策上的统一。各类认证机构作为第三方机构的介入,为认证制度提供了透明、高效的组织保障。
五是文化导向。历史上,德国始终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地缘环境中。因此,德意志民族拥有自我反思的文化基因。每当国家发展遭遇重大挫折,德国人都会在文化、技术和教育上寻找出路。这一文化基因帮助德国源源不断地获得创新力,使德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技术与机器、企业与生产方面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认同。德国工程教育的发展以工业技术文化为导向,这种特征源于德国哲学传统,其遍布德国社会治理脉络,背后蕴含的伦理指向和观念体系为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价值支撑,也使“德国制造”获得了“口碑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