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中国职教师资培养高地-澳门凯发

 全力打造中国职教师资培养高地-澳门凯发
教改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澳门凯发-ag凯发旗舰厅 >> 教改资讯 >> 教改资讯 >> 正文
全力打造中国职教师资培养高地
栏目:教改资讯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12-04 08:37:58 点击:
全力打造中国职教师资培养高地
陈红梅 谢慧芳 陈靓

弦歌不辍七十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走职教师资培养特色发展道路,以“建设具有鲜明职教特色、引领全国一流职教师资培养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为发展目标,主动对接江西省“2 6 n”主导产业和地方产业需求,精准服务江西职教高地建设,打造职教师资培养高地,为加快江西职业教育发展、全面建设“六个江西”贡献“科技师大”智慧和力量。

红色文化赋能职业教育作示范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方向要求,坚定育人初心,系统推动红色基因铸魂、红色历史培根、红色传统固本、红色故事凝心、红色活动聚力、红色精神育人的“红色基因示范校”创建,把红色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在红色文化赋能职业教育上作示范。

在红色文化研究上作示范。学校秉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初心使命,深耕人民军队精神研究十余年,在建军精神和八一精神研究、宣传、弘扬和践行中“作示范、勇争先”,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丰硕成果。校内相关研究机构获批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南昌起义与中国共产党建军精神研究”为代表的省级以上科研项目8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编撰出版包括《八一精神研究》等在内的专著、编著、读本10余部,获得包括全国首届优秀教材建设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江西省第十八次、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在内的近10项国家、省级奖励。举办(承办)了9届全国性理论研讨会,参与资政育人和服务社会工作30余项次,在弘扬建军精神和八一精神上,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在红色文化课程上作示范。近日,学校召开了信息化赋能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研究项目之建军精神课程集体备课观摩会。会上,建军精神课程研发团队以“人民军队永志不忘的红色血脉”为主题,分别对“你从哪里走来”“你是谁、为了谁”“你为什么是最可爱的人”进行了精彩晒课。当前学校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信息化赋能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研究和运用,打造中国革命老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院。依托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和部省共建的全国职业教育红色文化课程研究中心,开发一批高水平研究项目,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示范性强、标准化程度高、受众面广的定制化标准课程。学校开发了“南昌起义与八一精神”课程,使之成为全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课中常设专题,“江西红色文化”“八一精神研究”“江西红色文化专题”等校本课程,分别被纳入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文物与博物馆学、旅游管理等多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校担纲分册主编的《红色文化》教材获得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一等奖。

在红色文化育人上作示范。学校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第一、二课堂,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教师的擂台,变“授课”为“赛课”;学生的讲台,变“学习”为“演绎”;实践的平台,变“耳闻”为“见闻”;师生的舞台,变“无形”为“有形”;成果的展台,变“作业”为“作品”。音乐专业学生编演的话剧《八一风暴》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大学生“红帽子”宣讲团开展八一精神宣传的案例获2021年全国思政工作案例一等奖,学校“红色课堂、红色旋律、红色记忆、红色足迹、红色情怀、红色先锋”六大红色系列项目获批江西省高校基层党建重点项目。学生编演的情景剧《党指挥枪》舞台剧走进支部、走进社区、走进网络,公演87场,受到一致好评。红色文化资源铸魂育人案例连续4年被纳入《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发展报告》。学校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连续5年获评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扬优势

学校是国家教育部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公办多科性本科院校、全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学校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实施“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职业方向三位一体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推进“产教融合、专创融合、学赛融合”,凸显学校职教师资、普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优势。独树一帜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次在省内外重要会议上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经验交流,在职教师资培养院校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得到国家教育部门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在深化产教融合上扬优势。学校为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生专业技能弱等现象,主动对接《江西省“2 6 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发展需求,围绕培养优秀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人才支撑,实现职教师资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学校与省内外300多家行业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基地,先后开办了32个“人才培养特色教学班”,从培养标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实践基地、培养过程、培养质量等方面,实现了与行业渗透合作、无缝对接、深度融合,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药学专业的“九洲药业班”、电子专业的“亚龙班”、化学化工专业的“涂料班”、旅游专业的“金牌讲解班”、美术专业的“瓷上绘画班”……这些班级的毕业生被用人单位重用,获得高度认可。“金牌讲解班”“九洲药业班”培养模式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涂料班”培养模式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为同类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经验。学校获批国家教育部门产学研合作项目159项。学校“‘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获批国家教育部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在强化专创融合上扬优势。学校获批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围绕立德树人,坚持专业引领、科研引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科专业教育全过程,构建了独具学校特色的“433”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打造“创意 初创 成长”的实践平台和“国创 赛事 品牌 校友”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做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创新创业在学校蔚然成风。2019年以来,每年参与“双创”实践项目的学生人次数占学生总数50%以上,2022年共孵化7469项实践项目,参与学生超2.9万人次。引导创新创业团队以解决当地经济发展的痛点为己任,积极开展“双创”实践,培养了刘磊、王明俊、毛冬斌等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事迹人物。学校“桃醉井冈”创业团队,通过“技术 培训 劳动 产业 营销”的“组合拳”,破解神山村黄桃产业三大难题,构建了先脱贫再小康的红色茅坪奔赴小康筑梦扶贫新模式。仅2022年,近2万人次师生参与了7000余个“双创”实践项目。2022年9月,学校获得首批国家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称号,这意味着学校的创新创业建设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学校连续8届在中国、江西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骄人成绩,2017年获全国金奖。2022年,学校5支战队从全国340万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摘得2项金奖、3项银奖,金奖数位列全国第29名,金奖总数、奖牌总数位居江西省前列。

在促进学赛融合上扬优势。学校以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完善“班级—学院—学校—省级及以上”逐级组赛和选拔的竞赛组织网络,形成了“全员参与、分级递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培育机制。近年来,学生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声乐类专业组一等奖、中国瑜伽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金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等上百项国家奖项。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健美操队为国出征,赢得健美操运动首枚金牌,在英国伦敦获得健美操国际公开赛5金1银,被国家体育主管部门授予“特别贡献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实现了江西省6年无一等奖“零”的突破,连续5届获9项全国一等奖;金牌讲解班获得国家奖励10余项,两次实现江西省“零”的突破;在2022年省运会上,学校男子足球队、女子篮球队、女子排球队均获金牌,其中女子篮球队实现了女篮省赛“十三连冠”,女子排球队实现了女排省赛“七连冠”。在第十三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校共获得8金4银5铜的战绩,金牌总数位列全省第二。

在打造职教师资培养高地上勇争先

学校彰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打造职教创新发展高地“江西方案”中勇担当。学校打造中国职教师资培养高地的探索,正是将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红利转化为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教育博士点建设上勇争先。学校是培养公费普教、职教两大类师资的大学,2020年1月,江西省向国家教育部门申请设立“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改革先行示范区”,明确表示“支持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设立职业技术教育博士点”。2022年,学校成为江西省“十四五”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重点单位,确立建设“教育学、化学、设计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现有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6个,19个普教师范专业、23个职教师范专业;现有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是全国同类院校中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研究生培养规模较大的高校。2006年以来,学校培养硕士研究生5780人,硕士点学科门类、培养规模在全国职教师资培养院校中排名靠前。一直以来,学校以高位助推“一流学科”建设为靶向,柔性引进领军人才和高端学者,特聘国内外专家,立足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类型建设,聚焦江西职教高地建设,在国家项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获批一批高层次、高质量国家研究项目。其中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9项,国家教育部门人文、重点项目15项。学校组建了“学院 平台 杂志 基地”实体教育学部,构建“教学、研究、交流、培训”一体化的职教研究组织模式。2020年,“职业技能与工匠精神融合培养研究”获得了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研究项目。

在“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上勇争先。学校通过建设中职教学实践基地、企业实践基地,确立学校专职导师、中职兼职导师、企业兼职导师,强化师范性、专业性、职业性、学术性,打造高水平“双师型”职教教师,为江西职教创新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学校承担着国家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省级中等职业学校“双师”素质提高培训、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岗位培训等项目,涉及职业学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电子技术应用、工艺美术、旅游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服装设计与制作、智能新能源汽车等十几类。对校内专任教师积极实施“双导师”“双证书”“双基地”“双专业”“双语种”的“五双”培养途径,建立专兼教师互助制度,双方课程共担、资源共享,经常开展教学研讨、科研合作项目,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学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经验代表全国同类院校在国家教育部门“1 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中作典型经验推介。

在形成高端职教资政成果上勇争先。多年来,学校利用职业教育学科资源优势,在全国率先建立职教研究专门机构,优化智库体系,形成高端职教资政成果,为政府部门提供资政服务。早在1989年,学校编制了《全国普通高校本科职教类第三产业专业目录》;1995年,主编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概览》;1998年,主编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反映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近年来,学校积极打造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院、江西省高校人文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研究院三个部省级职教理论研究平台,围绕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承接政府部门委托的资政服务项目数十项,形成的《关于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江西精准扶贫脱贫,职业教育大有作为》《江西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等调研报告、工作提案、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纳。2021年1月,智库团队起草的《关于单独设置“双师型”职教师资专业博士培养类型并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先行先试的建议》,得到国家教育部门回应。此外,学校中文核心期刊《职教论坛》成为全国一流职教学术期刊;策划承办中非职业教育国际论坛等学术活动,扩大学校影响力;积极对接融入国家虚拟仿真实训示范基地体系,组建全国虚拟仿真实训示范基地联盟,致力整体提升江西职教研究与交流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学校党委明确表示,坚持职教师资培养办学特色,站在江西省“职业教育扬优势、高等教育求突围”的高度抓好教育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加大职教师资培养力度,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严格对标对表,抓紧研究落实落地,不断创新创造,将学校真正打造成为全国职教师资人才培养高地。

风华正茂,薪火相传。70年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社会栋梁与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园丁。接下来,学校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续写教书育人新辉煌,谱写职教师资培养新篇章。

(陈红梅 谢慧芳 陈靓)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