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澳门凯发
[摘 要]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教育起到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五育”并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使命任务,使得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当代中国迈向新征程最为重要的实践主题。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教育起到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需求,是教育必须要回答好的时代课题,也是教育必须要承担的时代责任。深刻领会教育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作用,讲清楚教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意义重大。
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一本质要求彰显了领导优势,起政治保证作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必须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切实增强党在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贯彻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要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教育系统要坚持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确保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要完善教育系统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党的全面领导要有制度保障,要依靠坚强的组织体系去实现。教育系统要通过建立健全党的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要坚持党对高校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支持校长依法履行职责、主动负责地开展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协作、协调配合的良好局面。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一本质要求彰显了制度优势,起方向引领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结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创新突破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道路上的具体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路径。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办学方向是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具体表现,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格局中的地位和功能进一步凸显。
一是要坚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旗帜和灵魂,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要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思想基础。要着力引导广大师生更加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广大师生坚定信仰、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是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国教育的特色,又是办好我国教育的优势。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新时代要以“大思政课”理念为指导,通过构建大思政格局、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等优化教学过程,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形成“三全育人”格局。要着力构建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体系,打造学科思政平台,提升网络思政功效,补齐教师思政工作短板,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
必须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首要的中国特色,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客观前提。由于社会制度和自然禀赋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呈现出地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别。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既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要考虑的客观前提。中国只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不仅需要考虑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出现西方现代化的弊病,还要注重在人口基数较大的条件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跨越性发展,以从根本上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现代化目标。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遵循教育普遍规律,根据中国的国情走出的一条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办学之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明确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也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应怎样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拼搏奋斗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准确把握,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基本遵循,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持续回应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需求的真实写照。
一是要立足实际制定教育政策。教育政策的制定要从我国的政治制度、基本国情、历史文化传统、本土思想资源和实际办学水平出发。对西方教育理论的引进保持开放而审慎的态度,要注意其适切性和本土化改造。要将我国悠久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各级各类教育,用本土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和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本土实践。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要紧密结合当地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教育规章制度和发展规划,统筹和保障城乡、地域、学校间的差异化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平。
二是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近年来,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学习日益受到重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深入挖掘其内涵与核心价值,将其科学、恰当地融入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唤醒学生内在生命力,影响学生个体生命成长和价值观塑造,实现“以文化人”。
三是要辩证把握融通中外的度。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不仅仅意味着重视自身制度和文化的优势,同时也必须正视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教育封闭发展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国家间教育的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互联互通越来越紧密。针对本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借鉴和吸收国外好的经验和做法,可以使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也体现了教育发展本土化与全球化统一的内在规定性。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教育是为全体人民造福的事业,教育改革发展要争取“不落一人”,要确保教育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一是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在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创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教育红利,增强人民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感。为此,要将“更好的教育”放在民生重要位置,推动落实教育发展规划优先、财政资金投入优先和公共资源满足优先的体制机制建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破解“上学难”问题,不断做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优化教育资源供给结构,给人民更多选择和享受教育发展成果的机会。推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上好学”的问题在发展中得以切实解决。
二是要办好各级各类教育。提升学前教育普惠水平,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办好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幼儿园,积极引导和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更好保障“幼有所育”。推进义务教育向高位优质均衡发展,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升级,从外延均衡到内涵均衡升级,加快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切实推进“学有所教”。保障高中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推动高中阶段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解决相对落后地区教育资源短缺、大班额比例高、学校运转困难等突出问题。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
三是要兜住教育民生底线。进一步增强教育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积极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教育民生问题,巩固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教育矛盾的产生,着力保障基本教育民生,兜住教育民生底线。
必须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是推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也只有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种教育方式共同作用,多方面、全方位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是要建立“五育”融合的课程资源体系。课程是“五育”融合的基础,开足开好课程是走向“五育”融合的关键。加强课程体系研究,组织权威、有跨学科教学经验的专家研究并厘清阻碍“五育”融合的问题症结所在,找到课程教育体系建构与人的全面发展规律相契合的关键点,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的制定、设计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构建课程教材体系,编写呈现“五育”融合目标的国家教材和校本教材,增加体现“五育”融合特色的绘本、实验材料等辅助材料。
二是建立“五育”融合的教学体系。按照“五育”融合课程的落实要求变革当前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影响等的融合育人、整体育人。培养教师“五育”融合的教学思维和能力,根据“五育”融合教育目标,落实“五育”融合育人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思维和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找寻自我生活世界中存在的各种育人要素和价值并自我完善,形成和谐的教学关系。
三是建立“五育”融合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以“五育”融合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关联性为根本依据,以提高育人质量和学生的整体发展为核心内容的全新教学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手段等多方面的变革,确保提升育人质量、完善教学过程和推动教学活动提质增效。
【作者:季正聚,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瑶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原载2022年第24期《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季正聚 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