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备案专业1641个、审批专业176个。在新增的备案本科专业中,全国新增数字经济专业的高校有77所,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有59所。
前不久,上海世界技能大赛发布了包括5g 工业互联网、数字金融、数字化营销等在内的6大领域具有前瞻性的52种“未来职业”,其中有将近半数与数字经济有关。
而就在近日,《河北省数字经济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印发,我省将主要围绕智能制造、区块链、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等数字技术领域新职业,实施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项目化管理。
分析认为,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创造就业岗位、创新就业形式带来更多可能,越来越多的新职业应运而生。
与养鸡场相距千里,如何能实时了解鸡的生长情况,甚至能精确地掌握每只鸡每天的走动步数和体温?
这看似不可能的事儿,在重庆两江新区的“马上消费”办公室,却变成了现实。
利用智慧养殖大数据平台,结合机器视觉、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工作人员赵阔可以了解数公里外一家养鸡场的实时生产情况,他能够准确监控养鸡场和鸡的一举一动。
赵阔介绍,他参与设计的智慧养殖大数据平台可准确计量每只鸡的重量,监测鸡的健康指标以及鸡舍的环境、温度、湿度等,让养殖户对鸡舍情况了然于心。透过系统记录的数据,平台会实时调整喂养策略,控制养殖成本。
赵阔的职业有一个统一的新名字——数字化澳门凯发的解决方案设计师。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猛。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0%。随着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赋能下的新就业形态越来越多。
人社部去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净增了158个新职业,其中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
数字职业诞生的背后,是新技术、新场景、新需求的不断涌现。
随着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行业内掀起了一轮ai创业风潮,从而催生了诸多与ai相关的新职业。这其中,既包括提示词工程师、人工智能训练师、ai代码整理员等专业性强的职位,又有ai作图家、ai叙事员等一些普通人能够任职的新职业。猎聘大数据研究院一份报告显示,当下的人工智能人才需求是五年前的近3倍。
不仅是新技术,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新场景、新需求的出现同样带来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正逐渐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产要素。很多公司都会收集大量的数据,来采集、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但数据分享也会带来安全问题,特别是在涉及交叉使用以及信息泄露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正成为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北京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王政,就是这样一名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他和团队进行研发的数据安全共享平台,利用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实现数据共享与计算时的隐私保护,提高参与共享各方的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可运用于数据要素、政务数据共享、供应链金融等领域。
在培育新增就业、创造新职业的同时,数字经济也使传统职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次购买水果时,在贵州从事医疗机构私域代运营工作的钱荣萍被导购邀请添加企业微信。她受此启发,开始转型成为一名企业微信“私域增长师”,致力于满足顾客合理用药和病症问询等需求,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式陪伴、追踪式服务。
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测算,立足2022年版职业大典公布的新职业,一个萌芽期职业能带动10万个以上就业机会,稳定期职业大概能带动50万个以上就业机会,按照目前职业发展的趋势,数字时代未来5年有可能创造3000万个以上的就业机会。
前不久,上海世界技能大赛通过对行业发展人才结构与需求的调查分析,发布了包括5g 工业互联网、数字金融、数字化营销等在内的6大领域具有前瞻性的52种“未来职业”,其中有将近半数与数字经济有关。
数字金融营销师、元宇宙资产管理顾问、元宇宙活动策划师……在数字经济的催生下,这些新潮岗位的人才需求正逐渐呈现出年轻化、个性化的趋势。
自由的工作状态、个性价值的实现、潜在的巨大机遇,数字新职业备受年轻人喜爱。近日,东北师范大学就业创业教育研究院与阿里研究院共同发布的《高校毕业生数字经济就业创业报告》指出,数字经济平台在提供新增就业岗位、优化就业结构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重要渠道。
然而,与高校毕业生对数字新职业的热情相矛盾的,是数字人才的巨大缺口。
有专家指出,当前我国的数字人才结构性问题突出,主要集中在产品研发领域,占比高达87.5%。其次是数字化运营领域,占比约7%。大数据分析和商业智能等深度分析以及先进制造和数字营销人才占比为5%左右,存在很大的缺口。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人才总量缺口超1100万人,且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
数字经济具有快速迭代、跨界复合等特征,对从业人员的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因而人才整体呈现年轻态特征。不论是从职业本身要求,还是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来看,数字经济的人才缺口都应该部分由高校毕业生来填充。但现实中的数字人才供需,却出现了毕业生“求职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的局面。
“复合型人才少,综合性能力不足。”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高级咨询经理表示,在长期与高校实习生和应届毕业生打交道的过程中,她发现有的学生具备工控类、信号类技术,有的学生具备数据、ai方面的技术,但很少有人具备全面的技术能力,也没有在工业互联网综合应用方面的经验或实训经历。
这也是当下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技能培养间存在“错位”的痛点。
面向数字产业新需求,不少高校已经开始在加强产教融合上发力。
在传统观念中,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侧重点是铸造、锻压、焊接技术,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和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旧的专业课程明显已经与现实的汽车制造产业不相适应。着眼这些变化,合肥工业大学在该专业的教学中,更强调设计、实施、实验、测试、运算、分析等实践技能培养,并加强了计算机cad/cae/ca等先进材料成型技术的应用。
不仅是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以数字新职业为代表,新职业需求正在倒逼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一场深刻的教学改革。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备案专业1641个、审批专业176个。在新增的备案本科专业中,“数字”和“智能”成为高频词——全国新增数字经济专业的高校有77所,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有59所。
在未来几年,高校专业布局调整仍将持续,不久前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专门提出“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
针对数字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近日表示,要着眼于当前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需求和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长远发展,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新空间。对数字经济推动生产力变革带来社会用人需求的变化,要引导高校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展协同育人,共同建设人才供需对接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近日,《河北省数字经济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印发,该方案将主要围绕智能制造、区块链、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等数字技术领域新职业,实施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项目化管理。
此举对于我省的数字新职业从业者的职业发展,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如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就业扩容和收入增加作用愈发明显,激发了越来越多劳动者通过新就业形态实现自主创业、自主择业。
如何让新职业激发新干劲,使其更好地发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带动高质量就业的作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必答题。
晋升和发展通道,是数字新职业从业者保持可持续工作热情的重要保障,也是数字新职业从业者关注度非常高的话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字新职业在一定程度上以就业流动性替代了就业稳定性。因此,要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等新生力量加入数字人才队伍,就需要为新职业群体拓展更加宽广的职业发展空间。对此,有专家指出,促进新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职业评价、待遇落实等系统性问题,提升职业吸引力。有关部门需加快推动建立新职业技能认证体系,完善技术标准,让从事新职业的技能人才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动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同时,要根据新职业的特点确定薪酬、晋升体系,使从业人员看得到收入提升空间和职业发展前景,从而增强从业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在这些方面,多地已经开始了探索。江苏创新职称评价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兴领域人才,明确职称评审专业动态调整,探索将数字经济、养老护理等新职业纳入职称评审范围。浙江试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评估机制,推行新就业形态劳动定额标准,发布典型新就业形态行业用工示范文本。
此外,由于数字经济环境下,从业者的就业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常常出现平台化、无雇主、无组织、碎片化就业等新特点,有专家建议,要强化数字新职业的社会保障兜底功能,多措并举保障数字经济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为其消除后顾之忧,积极拓展数字经济就业创业空间。
不仅是晋升和保障问题,对于新职业从业者来说,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同样不可或缺。
2020年,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这是国内首份针对新职业相关从业群体在线学习、培训和考试的调研报告。
《报告》显示,96%以上的职场人士希望学习新职业。其中,提升职业发展空间、掌握新技能、为未来做准备成为职场人士学习新职业的主要原因;90%以上的企业希望通过新职业培训,提升员工成长空间,给企业注入新动力。
对此,有专家指出,这需要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拿出具体可行的培训制度和方案,合理设计、注重效果、及时更新,在培训的课程安排和形式上下功夫,帮助愿意从事新职业的劳动者快速上手,提高技能,实现充分就业、稳定就业。
如今,面向产业链需求和人才成长,多方合力的教育链和培训链正在形成。腾讯公司集团副总裁、腾讯教育总裁殷宇介绍,目前腾讯教育与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600多所高校开展了多元合作,包括共建产业学院,提供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实训课程,校外实践、教师培训、人才认证助力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教育链的融合发展。
面对澎湃而来的数字化浪潮,有专家指出,无论就业形态如何变化,对从业者来说,唯一不变的是对奋斗价值的追求,只有保持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练就过硬本领,从业者才能让数字经济更好“职”引未来。
职业与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密切相关。职业分类的变化,折射着时代的发展印记。
在物质尚不充裕的年代,弹棉花工匠、修钢笔师傅、粮油票证管理员、铅字工等,曾是人们熟悉的职业。改革开放初期,拍卖师、保险推销员、文化经纪人、证券交易员等职业曾让人眼前一亮。
而今,农业经理人、网约车司机、宠物美容师、智慧适老化环境设计师、健康照护师、民宿管家、食品安全管理师、互联网营销师、电子竞技运营师、人工智能训练师、供应链管理师……一个个新职业层出不穷,甚至有些职业和服务“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伴随科技发展进步、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一个个旧职业在消失,一个个新职业应运而生。不断涌现的新职业,体现了新技术、新需求的发展趋势,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息息相关,反映的是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展现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层层推进。
层出不穷的新职业,使我国职业格局发生诸多变化。
1999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截至目前,已经先后进行了两次重修。与1999年第一版相比,2015年版大典新增347个职业、取消894个职业,共计减少547个职业。2022年版大典与2015年版大典相比,又净增了158个新职业,同时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总职业数达到1639个。
职业分类变化背后,不仅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飞跃,也预示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