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实验学院按照学校党委的战略部署,多举措推进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在籍生10万余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党建工作日益加强
思想建设更加牢固。创新“听、看、读、联、练”党史学习模式,开展扶贫结对子等党日活动,全体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战斗堡垒更加夯实。形成“五学五比六促进”工作法,印发“三重一大”、信访工作细则和一线规则制度。设立党员“先锋岗”,激发先锋模范作用,20名党员坚持承担急难险重任务,50余人次获各级各类荣誉。支部多次被评为国家开放大学优秀党支部,2022年被评为标杆党支部。2021年被评为教育部先进基层党组织。
人才培养成果丰硕
人才培养硕果累累。目前开设专、本科专业48个,单季招生规模最高达到27761人,累计招生142059人,毕业31277人,当前在校学生107521人。
学生质量明显提高。学院学生能力显著增强,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满意度不断提升。十年来,1560名学生荣获奖学金,74名学生获优秀毕业生,11名学生获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杰出校友”称号。
创新创业大赛成绩突出。组织学生参加第六届、第七届双创大赛,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得北京赛区一等奖11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13个;全国总决赛金奖1个、银奖1个、铜奖1个。荣获 “创新创业集体奖”和“北京赛区优秀组织奖”。
教学改革卓有成效
全网办学、校企合作创新发展。大力开展全网办学,通过一体化全网办学平台实现在线招生、教学、考试、管理和服务,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民航职工圆梦大学”、“美团骑手学历提升”等项目,在服务全国性大型企业、行业、政府部门进行定制化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有效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网办学已累计招生1905人。
项目实践驱动教改。以试点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求学圆梦行动”——全网教学项目,探索实施项目学分当量替换和“统一时间,不限地点”的网络考试,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产业工人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技能+素养”人才培养试点项目,探索课程融通的运行机制,建立了机电一体化(专)、数控技术(专)专业2个专业技能教育课程与学历证书课程的课程融通路径、融通方案和实施细则,促进了开放教育和技工教育、技能培训教育相互融通。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衔接项目,形成了“高职专科+开放本科”试点项目课程衔接规则。推进非学历与学历融通试点项目,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证书(nit)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专科)学分认证通过了专家审核及专业主持教师审核,启动实施。
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探索“以一点带多点”的混合式异步教学,保证体系办学质量。构建了异地同步协同教学模式,探索通过移动学习提升异地协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探索项目式逆向教学模式,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重视教学团队和选修课建设,建设网络教学团队14支,涵盖课程22门,参与教师124人次。完成8门选修课建设和4门课程资源建设申报,共建、引进6门选修课资源。
课程思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方案中强化立德树人要求,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过程融入思政元素,毕业实践环节增加“国情教育”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增强思政教学效果。《美学原理》课程及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办学能力显著增强
校园设施升级换代。2022年学院建成具有多模态智慧空间和高效线上线下相融合(omo)教育场景的智慧校园。全息教室、专业实训室、创新示范教学空间、vr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可向师生提供混合式实训实践教学支持服务。
教师队伍茁壮成长。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数量相比于2012年增加近1倍,能力素养大幅提升。教师累计获得各类奖励和荣誉22项。累计发表论文26篇,参编专著9本,主持、参与课题27项。
影响力不断扩大。学院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部门、先进基层工会、优秀教学单位、示范性考点、招生工作和教务工作先进集体等。学院开展业务多次获得社会媒体的宣传报道。
办学体系科学布局。通过试点项目、精准扶贫、补充区域办学能力等方式,设立了11个分院、5个直属学习中心,其中4个分院下设34个非直属学习中心。2019年4月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商学院合作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2021年10月与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办学。
办学效益稳步提升。2017年学校启动的教学改革试点项目,适应了产业工人、技工、职业院校学生等社会群体的学习需求,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十年深耕春华秋实,只争朝夕踔厉奋发。实验学院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发挥“实验性、先进性、引领性”作用,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实现新的转型跨越。
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在办学模式、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对标世界一流开放大学,加快推进由体系办学向全网自主办学转型。依托全网办学,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学历继续教育新模式,保证质量的同时引领在线教育发展。
坚持高质量发展。实现党建与业务更深度的融合,相互促进高质量发展。继续落实创优提质战略,狠抓教学过程落实。做到真教、真学、真做和真考。加强监控,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行为,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获得感。
继续推进教学改革。对教育产品和服务进行结构性改革。重点开展本科层次办学、优化专业结构,积极实施课程开放。与企业合作改造培养方案,校企共建课程,实现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融合发展。开展常年招生、随时入学、滚动开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便捷衔接,构建多入口和多出口的人才培养通道,实现灵活教育。
落实数字化战略。落实学校教育数字化战略,持续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推动教学改革。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服务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