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新局】农林医药教学部(乡村振兴学院):以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澳门凯发

 【这十年·新局】农林医药教学部(乡村振兴学院):以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澳门凯发
质量监控
质量管理 您现在的位置: 澳门凯发-ag凯发旗舰厅 >> 质量监控 >> 质量管理 >> 正文
【这十年·新局】农林医药教学部(乡村振兴学院):以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
栏目:质量管理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8-04 23:48:06 点击:
【这十年·新局】农林医药教学部(乡村振兴学院):以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

农林医药教学部(乡村振兴学院)前身是农林医药学院(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办公室),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成立乡村振兴学院,挂靠农林医药教学部。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及十八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勠力同心,在国家开放大学战略转型十年间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获得了显著的成效。

党建能力持续提升

以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为切入点,创新学习方式,党建与业务融合,深入开展系列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12年,原支部书记郭晓霞被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2018年和2021年,李广德被评为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员先锋岗”、中央和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李瑞富主动报名并被选派到河北省威县魏家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2021年,党支部被评为教育部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获校党史知识竞赛三等奖;2022年,党支部被评为国家开放大学标杆党支部。2014年,部门获评直属机关文明处室;2022年,分工会被评为学校先进基层工会组织。

专业结构逐步优化

聚焦学历教育创优提质,探索农医类专业人才培养“三对接”模式,立体化实践教学范式,以专业结构调整促提质增效,以有用易学的学习资源建设、网络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思政等为抓手不断强化教学。

2012年和2022年,负责的专业(方向)均为25个,但专业结构有了显著变化,2012年本科专业仅3个,2022年增加到12个,专业结构得到优化,本科专业(方向)占比48%。2012年以来,暂停专科专业8个,专业建设责任单位调整到其他教学部2个,新开专科专业1个、本科专业9个(高起本5个),获得了园艺、护理学等5个本科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授予学位609人。

2012年学部各专业招生96891人,本科生占14.10%;2021年,在将“一村一”招生量最大的两个专业调整后,招生达98459人,增长了1.62%,本科生占22.25%;2021年较2012年,本科生招生增长了60.31%。2012年~2021年,累计招生62.29万人,本科生占23.15%;目前在籍生26.09万人,本科生占23.39%

资源建设日趋完善

2012年有网络课程4门,2022年增长至139门,增长了3375%;2012年有教学团队1支,2022年增长至45支,增长了4400%。共24支教学团队的年终考核为优秀,2个团队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在做好系统和专题讲授类视频资源建设的同时,完成了17 门课程4100 余分钟的实验实习类视频资源建设。

体系办学能力大幅增强

2012年以来,成立6个教学研究中心组,共有135人次参与;开展12期骨干教师培训,共733人次参加;组织12次答辩主持人培训,共465人次通过考核;每年开展1次教学集中研讨,每次约120人;2次综合实践环节培训,约2000人;举办两届“学习进取 服务患者”护理病例大赛,共有28个分部178份病例参加决赛;1次“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优秀创新创业案例评选,17个分部112个作品进入决赛。

队伍建设不断夯实 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得以优化

2012年副高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3.75%,2022年达到54.17%。实现了部门教授零的突破,1位教师在职获得博士学位,4位晋升教授,10位晋升副教授。郭晓霞获评201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唐已婷和赵婷婷分别于2018和2021年荣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

教师教学技能进一步提升

2020年以来,精心设计开展“粮•食安全大家谈”、“保护种质资源,保障粮食安全”、“健康土壤•健康生活”、“专业抗疫,硬核出击”、“公众健康素养提升”等公开课,回应热点,提升能力,服务公众。“能减重的新型降糖药”和“保护土壤从保护性耕作开始”的观看量分别达44.6万和47.5万人次。赵婷婷、曹钦政2位教师在2021年学校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一、三等奖。

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力支撑了教学和科研的提升,确保了高质量学习资源的建设。《护理学基础》和《园林设计》获全国优秀教材奖,人体生理学获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动物常见病防治和社区护理学(本)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现代农业概论》及《护理科研方法》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科研产出实现突破

本着教研相长的原则,以科研促进教学、支撑教学,鼓励和支持教师在做好教学的基础上,多途径开展研究。在科研课题、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上,2021年较2012年有了长足发展,开创性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实现了高水平学科科研项目零的突破。

2012年~2021年,主编/参编教材60部,出版专著、研究报告等17部;发表论文179篇,其中中文144篇(核心期刊以上85篇、cssci13篇、ei6篇),外文35篇(占比19.55%,sci32篇);获专利授权4项;主办学术论坛/沙龙8次;开展“百校名师进国开”活动6场次。2021年和2012年相比,论文发表数量及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

2012年~2021年,荣获校级及以上奖励或荣誉共107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27项。

深化教育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积极主动响应国家和教育部有关教育扶贫、乡村振兴等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守正创新,用真心,真帮扶。

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持续培养乡村振兴本土人才,被国家领导人点赞

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创优提质,持续服务“三农”。2012年有专科专业(方向)20个,经过十年来的调整优化,2022年20个专业(方向)中有本科专业(方向)6个,占比30%。项目2012年招生57863人,2021年招生79904人(其中本科生6124人,占比7.66%),增长了38.09%;2012~2021年,累计招生581243人(其中本科生26391人,占比4.54%);培养毕业生472257人(其中本科生6900人,占比1.46%);2022年5月在籍生207588人(其中本科生15837人,占比7.63%)。

2021年4月,项目获得联合国教育信息化最高奖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同志批示指出:“‘一村一’是有中国特色的落实总书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具体举措”。

2021年5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打造升级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开放教育—乡村振兴支持计划”。

十八大以来,通过系列帮扶项目开展教育帮扶,累计资助8900余万元,直接受益近人口7万人。2021年4月,成立乡村振兴学院,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学院(滨州)(重点帮扶县)实体办学;2022年3月,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学校乡村振兴工作。主要项目有:对口联系四川省布拖县、甘肃省礼县,定点帮扶河北省青龙、威县,对口支援江西省上犹县;推进“长征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春雨乡村教师学历能力提升资助行动,“乡村教师学历提升计划”;面向1113个村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资助,教育援藏、援疆(含兵团)、援青和援助通辽等。相关工作赢得了教育部、办学组织体系、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成果于2016年和2018年获评教育部直属机关“优秀创新工作案例”,2020年入选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2021年获aaou最佳实践奖银奖等。

农林医药教学部(乡村振兴学院)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扑下身子干、挺起脊梁扛,不断创新实践,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一是深深扎根中国大地,扎根基层,做好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二是加强顶层设计,有序衔接,稳步推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国开力量。三是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与产业、行业的发展和需求相对接,探索开放教育农医类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四是以农医类专业线上、线下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教师深入教学一线,深入学生,进一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五是进一步为教师“松绑”,营造潜心教学、潜心科研、潜心服务的良好氛围,鼓励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努力培养胸怀“国之大者”的大先生。


网站地图